2025年10月14日至15日,为庆祝厦门大学医学院建院30周年,“医疗中的神经伦理和人工智能伦理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成功举办。会议由厦门大学医学院主办,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哲学、生命伦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法学及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技术在医疗应用中面临的伦理挑战与治理路径。
此次会议上,广州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委刘俊荣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授与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翟晓梅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神经伦理与社会中心主任与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JME)和JME Practical Bioethics期刊的主编Brain Darp、莫纳什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教授和国际机器人伦理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Robert Sparrow、莱顿大学医学中心伦理与医疗保健部门的Marleen Eijkholt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生命伦理中心主任马永慧教授等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在会上进行报告交流。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弓孟春博士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在此次研讨会上,弓孟春博士围绕《Using LLMs to Improve Equal Access to High-quality Healthcare Services in China》的主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在推动医疗AI落地过程中,基础设施、伦理审查与隐私保护是确保技术可信、可及的核心支柱。随着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和神经干预技术的快速发展,伦理治理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技术健康应用的瓶颈。弓博士提到应建立全周期伦理审查机制、设立动态责任矩阵、完善医师终审与患者拒绝权制度,并在技术设计之初即嵌入伦理考量,以应对“算法黑箱”“生成幻觉”等技术风险。
为切实破除这一关键瓶颈,推动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的规范应用,此次大会弓孟春博士重点介绍了一项在生成式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起草《生成式医学AI(GMAI)临床伦理治理专家共识(2025)》。该共识由39位遵循“多学科、多地域、产学研用管融合”原则组建的专家共识组形成,旨在为临床伦理审查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依据,为 GMAI 临床伦理治理提供适合我国文化与国情的权威性指导框架。
新加坡国立大学神经伦理与社会中心主任与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JME)和JME Practical Bioethics期刊的主编Brain Darp对此提到,这是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时代的独特见解,填补了医学人工智能在临床伦理审查的空白,是一项对医学人工智能与伦理领域极具意义的工作。
此次大会汇聚医疗领域多方智慧,推动了生成式医学AI临床伦理治理共识的落地,为我国乃至国际医疗技术伦理规范发展提供关键指引。未来,神州医疗将持续完善医疗AI伦理工作,立足我国国情,推动伦理治理落地实践,以技术创新与规范治理协同发力,为医疗AI可信可及、医疗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筑牢伦理根基。